在寬城區疫情防控攻堅戰最關鍵的時刻,長春市供熱集團志愿服務隊迅速集結,4月17日逆行出征,4月29日應急接管新小區,5月2日平安凱旋,歷經16個日夜奮戰,做到“快”字優先、“嚴”字當頭、“細”處著力,圓滿完成了支援寬城區興業街道攻堅任務,用實際行動踐行供熱集團擔當奉獻的企業精神,為打贏全市疫情防控保衛戰貢獻國企力量。
聞令而動 建強陣地
4月16日凌晨,黨委書記、董事長陳瑞親自動員號召,組建由47名黨員干部職工組成的志愿服務工作隊。4月17日12時,在黨委副書記馬闖的帶領下,進駐吳中印象小區,火線成立由馬闖同志任支部書記的抗疫臨時黨支部,健全支部班子,制定臨時黨支部組織架構和工作職責,建立“扁平化”工作模式,創建臨時黨支部微信調度群,準確把握疫情動態,科學研判、合理調配,形成了“信息互通、資源共享、協同作戰、高效聯動”的良好工作局面,切實扛起疫情防控應盡之責,筑牢織密了最強紅色陣地。
精準施策 迅速摸排
4月18日清晨,志愿服務隊深入居民家中開展“敲門行動”,將吳中印象一、二期劃分為6個片區分別進行兩次摸底核查,切實做到“不漏一戶、不少一人”。此項工作時間緊、任務重,面對復雜多變的疫情形勢和2200余戶小區居民,志愿者們每走訪一戶,他們都會詳細詢問,逐戶填寫家庭住址、常住人口數和常住家庭成員的身份證號、聯系方式等信息。逐一排查、核實后并認真記錄在冊,切實做到底數清、情況明。同時囑咐廣大居民要主動報備動態,做好個人防護,切實做好“外防輸入”疫情防控工作。連續作戰近20個小時后,23時完成信息校核工作,提升了包保小區抗疫的戰斗力和必勝的決心。
4月19日凌晨3時,志愿服務隊與社區完成細節敲定,實現工作清單化,樓棟包保到人,任務明晰到人。7時20分,全員到崗,配合社區核酸檢測工作。居民以樓棟為單位依次有序進入采樣區,志愿者們一邊維持現場秩序,一邊做好引導服務,及時疏導幫助長者、幼童等人員,為檢測居民提供貼心溫暖的服務,與社區工作人員互相配合,讓檢測隊伍流動起來,提高檢測效率、防止人群聚集。高強度的工作一直持續到下午15時,共計完成檢測3600余次,被居民稱贊為自疫情防控以來,最規范、最嚴謹、最安全的核酸檢測。
為了確保核酸檢測數據信息能夠及時、準確統計上傳,負責信息統計的隊員們每日匯總各組核酸檢測、抗原試劑盒發放等數據。白天核酸檢測,夜晚信息更新,每一個看似不起眼的數據,都凝聚著信息數據小組連夜奮戰的辛苦付出。每天統計核對近四千人的信息,他們沒有一絲抱怨,默默堅守崗位,以最快速、最精準、最高效的反饋,為疫情防控提供精準有力的信息支撐,構建堅固的數據信息堡壘。
嚴格管控 耐心勸導
為進一步筑牢疫情防控安全防線,臨時黨支部組建了疫情防控夜間巡邏隊,以“里不出、外不進、內不動”為原則,每晚兩支隊伍輪流值守。巡邏隊員嚴格遵守值執勤紀律,對小區出入口、封閉管理的重點圍擋區域進行重點監視,認真盤查外來人員,準確記錄,并做好交接工作。對夜間散步、遛狗等居民耐心勸返,讓居民認識到不外出是預防感染病毒的最好辦法,充分彌補小區內夜間疫情防控的薄弱環節,做好抗擊疫情的“守夜人”。
守望相助 共克時艱
志愿服務期間,供熱集團志愿者們與富城社區工作人員、德惠醫護人員組合搭配,從起初素不相識的陌生人到現在配合默契的“黃金搭檔”。在摸底排查、問民所需、核酸檢測、數據統計、抗原試劑盒發放、藥品與生活物資配送、巡邏勸返等方面積極應對、主動作為,成為了小區居民的“主心骨”“頂梁柱”“貼心人”。他們正面引導居民,傳播正能量,使居民放下心理負擔和消極情緒,煥發了“精氣神”,堅定了抗擊疫情的決心和勇氣,主動遵守與配合各項抗疫要求。
迎難而上 應急接管
4月29日,在完成吳中印象小區一期、二期居民信息采集、數據建檔、核酸檢測等任務后,志愿服務隊將工作妥善交接給新的接管單位同志后,便匆匆奔赴新的戰場--上臺花園B區和萬盛國邦小區,執行點位值守、配合核酸檢測、運送居民生活物資等任務。面對新的挑戰和陌生的環境,他們工作熱情不減,依舊保持細致、嚴謹的工作作風,集團臨時黨支部書記及時和社區書記對接工作,各組組長積極向網格長了解轄區情況,志愿者們利用生產單位人員平時服務用戶的經驗和優勢,主動勸導小區居民,宣傳防疫政策和要求。
截至5月2日,供熱集團工作隊共完成核酸檢測三萬余人次,發放抗原試劑四萬余盒,實現當日核酸檢測完成率99.83%。
在大戰大考面前,供熱集團志愿者們握指成拳、聚沙成塔,在考驗面前彰顯忠誠,在挑戰面前敢于擔當,在困難面前勇往直前,全力構筑了最堅實的戰斗堡壘,圓滿完成了支援寬城區興業街道疫情防控各項工作任務,贏得了上級單位的認可和轄區居民的贊譽。
這段難忘而充實的經歷讓所有志愿者感悟頗深,收獲良多,這份勇于擔當、迎難而上、頑強奮斗的精神將延續到今后的工作中,激勵全體供熱人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奮發向前、建功立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