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命重于泰山,疫情就是命令,防控就是責任。在我市疫情得到有效遏制,全市上下奮起實現全面清零的抗疫關鍵時刻,有這樣一群有責任、敢擔當、講奉獻的志愿者,科學、精準、有序投身疫情防控志愿服務,努力構筑起保障群眾健康安全的堅強屏障。
姚森,是一名有著7年黨齡的共產黨員,也是供熱集團基層生產單位的副經理。在帶領員工扎根一線堅守了36個日日夜夜后,順利完成了本單位保供任務。當晚,供熱集團發出防疫志愿者緊急征召,本該是團圓的日子,他卻放棄了回家與父母團聚的機會,積極響應集團號召,第一時間趕赴志愿者隊伍支援寬城區抗疫工作,并主動擔任志愿服務小組的組長。
姚森所在小組此次志愿服務地點在寬城區吳中印象小區,小組成員還有同樣來自東泰公司的艾鋼、李一兩位同志和長德公司的四名同志,主要負責一期7棟、8棟、9棟居民的抗原試劑盒發放、保供物資運送、居民信息統計、現場秩序維護等后勤保障工作。
每天小區核酸,姚森要到檢測區協助醫護人員對居民進行現場登記、核對信息和文明引導,貼心提醒居民們帶好口罩,保持間隔距離,提前打開“健康碼”等待查驗。長期的居家隔離難免使人情緒焦躁,遇到有抱怨的居民,他總是打哈湊趣地緩解對方的情緒,耐心解釋,安撫情緒,隊伍很快又充滿了歡樂的氛圍,恢復了井然的秩序。
核酸采樣工作中,對于臥病在床的病人、行動不便的老人、“密接”或“次密接”等特殊群體,按照規定需要醫護人員上門采樣。在人手不夠的情況下,需要熟悉情況的志愿者陪同入戶。面對這項風險高、耗體力的工作,姚森毫不猶豫主動承擔這項任務。每日按照入戶的人員名單,陪同醫護人員挨家挨戶到居民家中采樣,既要幫助醫護人員拿好棉簽、采樣管和手用消毒液,又要拿好名單和筆,及時核查各戶人口,做好信息登記,腰間還掛滿了裝著各種物品的塑料袋。醫護人員需要什么,他便迅速遞到面前,被同行的醫護人員笑稱為行動敏捷的“八爪魚”。正是有了他這個全能的“大白”,入戶采樣工作每次都能高效、高標準地完成“不漏一人”的要求。
隨著封控時間的增加,社區及時聯系保供單位,通過線上訂購的方式保障居民正常生活物資供應。但是一些老年居民不擅長操作手機,有時不能及時訂購和領取物資,還容易產生焦慮情緒。見到年長的老同志,姚森總會溫和耐心地提醒他們,是否需要訂購必需品,如果有困難,可以隨時聯系自己,由他來幫忙下單,保證他們按時訂購物資。居民訂購時間截止后,忙碌才剛剛開始,他又搖身一變成了信息統計員,負責物資對接和數量核對。他手中這份匯聚了眾多信息的匯總表,在整個物資清點和發放過程中,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。
頭雁領航,雁群齊飛,在他的帶領下,小組成員責任到人、團結一心。每天在崗12小時,白天協助核酸檢測、物資發放,晚上回到住所還要繼續整理當天的用戶登記信息。因為忙碌,三餐并在一次成了家常,涼透的盒飯早已失去他本來的滋味,小組里卻從未聽到一句怨言,依然每天精神飽滿地出現在工作崗位。
一次,一位老人家里的高血壓藥沒有了,在晚上找到了他,在了解情況后,他主動幫忙去購買。因為藥名比較特殊,他跑了好幾家藥店,才買到老人指定的藥品并及時送到家中。面對老人的感謝,他只是輕輕的微笑說:“能幫到您就是最好的,在這疫情期間,大家都有難處,無論誰找到我,我都會盡力為其服務。”看似簡單的話語,飽含著他赤誠的為民情懷,更為服務的居民們帶來無限感動。
寬城區防疫任務執行期間,姚森以實際行動響應號召,充分發揮自身的組織協調優勢,展現了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,成為了最溫暖的“大白”。在完成吳中印象一期的支援任務后,他又輾轉來到上臺花園繼續支援抗疫工作,繼續奉獻自己的力量,發揮自己的光輝照亮每一家。
在每個抗疫“大白”的背后,是堅守、是擔當、是堅定果敢的勇氣和決心,在這個春天,我們都曾被溫暖、被感動。待到疫情退散時,讓我們與“大白”們再相聚,共賞似錦繁花,共敘鄰里家常,共建美麗家園,共赴美好未來。